当前热文:光伏行业谁最赚钱?通威前三季度净利217亿元

乘着高价多晶硅和市场需求火爆的东风,光伏上游硅料巨头集体开启“印钞机”模式,业绩领跑全产业链。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片双龙头通威股份(600438)10月20日晚发布业绩快报,其前三季度营收达1020.84亿元,同比增长118.6%;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265.54%。澎湃新闻注意到,通威在已披露或预告三季报的光伏企业中营收、净利居首,稳坐光伏“盈利王”。

通威股份对业绩大涨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高纯晶硅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价格同比上涨,叠加公司新产能快速爬坡达产,实现量利大幅提升;电池片业务产销两旺,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盈利能力同比提升;饲料业务优化市场策略,实现量利双增。

在本轮光伏高景气周期中,通威股份无疑是受益最大的企业。


【资料图】

根据通威在半年报中披露的数据,饲料业务营收在其总营收中约占23.8%,光伏新能源业务占76.2%。可作为参照的是,2021年年报显示,其饲料、食品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9.48%;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业务毛利率为8.81%;高纯晶硅及化工毛利率为66.69%;光伏电力毛利率为62.82%。其中高纯晶硅及化工板块贡献的净利润增幅最大,该板块毛利率去年同比增加了31.99个百分点。

高纯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基础原料,该环节的红利盛宴至今仍在延续,这是身为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企业的通威股份近两年业绩大涨的主要原因。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业链供给弹性不足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从最低不足6万元/吨大幅上涨。2021年底短暂回落后,2022年又重拾涨势,目前仍在30万元/吨以上,创十年新高。随着四季度多晶硅新增产能显著释放,市场对硅料降价的预期不断增强。但截至目前,“一硅难求”局面仍未转变,硅料价格未见明显松动。

市场机构SOLARZOOM智库分析称,目前国内市场上基本暂无硅料库存,部分硅料企业也正处于超签发货中,加之近期内蒙古、新疆等地疫情,使得相应地区硅料的物流、运输等问题仍受到一定困扰,部分订单对下游发货到货时间略有延迟;对于硅料后期价格的走向还需硅料实际供需情况来看,以及下游环节价格能否对硅料价格有一定支撑。

在硅料价格高位持稳之际,电池片也开启连续涨势。据行业第三方咨询机构PV Infolink公布的电池片出货排名,2022年上半年,全球电池片出货排名前五分别为通威股份、爱旭股份、润阳股份、中润光能和捷泰科技,通威股份为第一大电池片厂商。

PV Infolink最新研报认为,预计10月份电池片仍会是全供应链最紧张缺乏的环节,价格居于高点仍无松动迹象,后续端看组件厂家对于高价格接受程度。

硅料高盈利仍在继续、电池片利润有望增厚,但通威仍“不满足”,正全力进军下游组件环节。

通威股份9月22日公告,拟与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就公司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达成合作。这是通威首次大规模组件投资。这还只是开始,澎湃新闻从业内获悉,通威在组件环节的总体长期规划或将达到100GW。

从已公开的招标结果看,在“官宣”进军组件端之后,通威已接连斩获至少四个组件大单。

拥有硅料、电池端巨大产能的通威“杀入”组件环节,无疑将拥有显著的成本竞争优势。有组件企业人士曾对澎湃新闻说,粗略测算,在通威的一体化模式下,背靠超高毛利的硅料,即便是1.6元/瓦左右的组件价格,也能盈利。而当前市场主流的组件报价在2-2.1元/瓦,成交出货的组件价格也在1.95元/瓦以上,由此可见通威大举打入组件市场的“杀伤力”。

硅料积累的丰厚利润也为其充实了“弹药”。有业内观点认为,通威让渡部分硅料利润、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投标,或将直接开启价格战。

通威股份曾回应澎湃新闻称,公司自2013年收购合肥赛维时即有部分组件产能,并在此基础上一直保持着研发推进和少量扩产,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与市场基础。“基于目前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和行业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公司也会顺势而为,考虑在组件业务上做进一步论证规划”。

但在8月20日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通威相关人士的表述要“直白”得多。

该人士称,通威一直坚持专业化道路,聚焦硅料和电池两大核心能力,希望业内良好生态发展,协同参股。但前端硅料和硅片协同比较好,电池和组件未能达成统一。通威在硅片和组件的研发和小规模量产,主要是为了论证硅料电池片的产品质量和性能,内心是不希望做大的,这是前期情况。“但是,最近几年产业链上因为供需矛盾问题,很多组件、硅片企业都在布局硅料,特别是组件企业,硅片、电池在同比例布局,给通威带来了很大压力。资本市场希望组件一体化会更好,我们也要顺应大势,顺应资本市场大势和行业发展需求。”

关键词: 通威股份 业绩快报 SOLARZOOM 盈利能力